前几天看见有人写了一篇通过网络全自动安装系统的文章,我没有全部按完,因为步骤太繁琐,太麻烦了。为什么善加利用我本身就有的R&R呢?通过它的增量备份,可以节省我们不少功夫,即使没有HPA也没问题哦。
于是我借到朋友的数码相机,用自己家的小型局域网示范了一下通过网络备份与还原的过程。
首先,准备一根网线接入网络,因为在电脑重启按F11进入恢复界面,或者用引导盘进入恢复界面,无线网是不能使用的。
其次,选择一台服务器做为你备份的地址。将需要备份到服务器的区或者文件夹共享(完全共享)。
第三,开始通过网络备份。打开R&R,在程序界面里先选择“设置计划和首选项”,备份位置选“网络”,然后在弹出的提示框输入网络备份的路径、用户名以及密码。如果服务没有设置登陆密码,则用户名和密码就不需要填写。网络地址的格式是:\\”ip地址或者局域网内服务器的计算机名字“\"共享的分区的卷标名称"_(下划线表示空格)"(分区代码,如d)"\"共享的文件夹名"。并选择备份的硬盘分区,第一次的基本备份建议选择所有分区。因为我是共享的分区,这是我的格式: \\192.168.1.5\IBM-01 (I)
第四,选择”创建和查看备份“开始备份,进入备份界面备份。如果是第一次的基本备份,文件名称就不输入,如果是增量备份,则需要你输入一个文件名,一般以日期为好。开始备份。
以上是备份篇。是不是很简单啊。备份因为是在windows系统里,所以即可用网线上网络备份也可用无线备份,只是网络速度不同,备份的速度也不同。
解释一下基本备份和增量备份: Rescue and Recovery 程序将多个备份映像存储到硬盘驱动器上。每个备份映像反映其创建时的硬盘状态,如下所示:
基本阜萦诚瘛5蹦?诎沧?Rescue and Recovery 程序后执行初始备份时,将创建这个完整的、基于文件的压缩备份文件。硬盘上当时的所有文件都保存在基本备份映像中。此备份映像不能更新。
增量备份映像。增量备份文件对上一次增量备份以来更改过的文件进行归档。无论何时更新系统软件或添加数据库或应用程序,都应该启动新的备份。只有新的文件和那些与基本备份映像中的文件不匹配的文件才会保存在增量备份文件中。增量备份操作能够按预设置的计划执行,也能够手动启动。
这是截图
局域网内电脑的共享
设置本子备份的路径以及备份的分区
创建备份
开始备份
现在就是开始进行网络还原了!
首先,开机,按蓝键(或F11或者引导关盘)进入恢复界面
第二、进入恢复见面,选择恢复系统。
第三步,选择通过备份文件还原系统(其中可以选择第一项,或者第二项)
第四步,选择备份路径,当然选择网络。 这里要说明一下,因为在备份时,已经设置了网络路径,所以这里系统会自动连接备份时设置的网络路径。如果你要更改网络路径,只需要删除C:\Program Files\IBM ThinkVantage下的TVT记事本文件
第五步,选择是否保存备份以后系统创建或更改的文件,我选择不保存。
第六步,选择是否保留备份以后的用户的标示和密码和设置,我也选择不保留。
第七步,开始还原。
至此,备份、还原的整个流程就完成了。是不是觉得很简单呢! 但是我要说一下,网络备份和还原因为是要通过网络,所以速度很慢。所以有第二硬盘支架的可以备份在第二硬盘上,有移动硬盘的可以备份在移动因盘上。
|